5月1日,由厦门延趣研发,三七互娱旗下37网游发行的模拟经营手游《叫我大掌柜》正式上线,得益于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设计的场景中折射出的浓郁国风调性,加之一系列围绕“宋朝商贸文化”构建的古代经商系列玩法,《叫我大掌柜》成功在“古风模拟经营”领域站稳了脚跟,也凭此收获了诸多拥趸。
从其上线至今3个多月的市场表现来看,《叫我大掌柜》始终稳定在iOS畅销榜Top30左右,这样的成绩对于一款“模拟经营”游戏来说已经殊为不易,或许也意味着其该作还有不小的长尾潜力亟待释放。
那么在取得“开门红”后,“操盘手”37网游将如何规划《叫我大掌柜》的未来?
在GameRes看来,一款游戏若想实现“长线运营”,围绕产品核心调性去构建IP生态,并在IP价值衍生层面,分别针对用户圈层、内容品质做相对应的突破无疑是最佳路径,而这也恰恰是《叫我大掌柜》已经在布局和探索的一条道路。
牢抓“文创”主线,8月连启三场联动助推IP影响力“破圈”
众所周知,《叫我大掌柜》由“皮相”至“内核”的种种设计,都是遵循着“传承宋朝商贸文化,还原宋朝市井风貌”这一核心理念进行打磨的。
再联系上其此前与“杭州宋城”展开的跨界合作,不难发现《叫我大掌柜》始终有着牢抓“文创”这一主线进行IP建设,并致力于让自身成为新时代文化载体的宏伟愿景。
正是在这样的核心思路指引下,GameRes留意到,《叫我大掌柜》在8月暑期档再度聚焦“文创”这一关键词,连续开启了三场涵盖动漫、音乐领域的跨界联动,借多元化联动形式覆盖多维度用户场景,轮番助推其IP影响力多次“破圈”。
8月初,《叫我大掌柜》正式宣布与人气动画《厨神小当家》开启联动,在游戏内加入了刘昴星、兰飞鸿多位人气角色,并同步开放了“酒家经营”、“厨师考核”等联动活动,在与《厨神小当家》携手对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精髓进行探索,寻求双方IP价值相互赋能之余,也悄然揭开了暑期档多元联动的序幕。
8月中旬,《叫我大掌柜》相继官宣与摇滚乐队「二手玫瑰」、流行歌手「黄龄」开启跨界合作,分别推出了同名游戏主题曲《叫我大掌柜》与推广曲《琵琶行》,成功以“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为枢纽,将自身承载的文化底蕴与IP魅力诉诸大众,并收获了诸多泛大众圈层用户的认可。
那么着眼于具体的事件上,这两场联动分别有何魅力?我们又能从中捕捉到《叫我大掌柜》试图传递出的何种IP价值理念呢?
跨界携手「黄龄」、「二手玫瑰」,借两种曲风诠释传统文化古韵
《叫我大掌柜》x「黄龄」
此番,《叫我大掌柜》与曾凭借《痒》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手「黄龄」,展开了以【龄音遇掌柜 声声入汴梁】为主题的跨界合作,由她为游戏献唱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同名诗词改编而来的推广曲《琵琶行》。
得益于《琵琶行》本身与《叫我大掌柜》高度耦合的国风文化背景,再搭配上「黄龄」娓娓道来的吟唱风格,此曲以一种“温暖娴静”的诉说感,深刻诠释了古代诗歌文化的风韵,也折射出了这场联动“捕捉文化共鸣,传承文化精髓”的主基调。
不出所料,「黄龄」版《琵琶行》一经面世即受到了广大用户的追捧。
据GameRes观察,截止目前,其在B站的播放量已经突破200万,点赞超15万次,满屏诸如“救命,我要跌进《清明上河图》里面了”的热烈弹幕互动,不仅标志着本次联动顺利“破圈”并激发了广大用户的情感共鸣,也意味着《叫我大掌柜》的文化张力被更多泛大众用户捕捉。
如果说「黄龄」演绎的《琵琶行》,诠释的是《叫我大掌柜》“文化传承”这一主线,那么「二手玫瑰」献唱的同名主题曲《叫我大掌柜》,则折射出了《叫我大掌柜》致力于通过多元形式开展“文化创新”,潜移默化地将传统文化魅力渗透至“Z世代”内心的“野心”。
《叫我大掌柜》x「二手玫瑰」
成立于1999年的「二手玫瑰」,自成立之初就以“坚持做中国特色的摇滚乐”为宗旨,持续推动着“二人转”等民乐元素与现代摇滚乐的结合,也因此形成了一套独树一帜的风格,深受时下年轻人喜爱。
基于此,本次合作中《叫我大掌柜》选择了让「二手玫瑰」独特且鲜明的乐队风格在MV中进一步释放。
于是,在《叫我大掌柜》主题曲MV中,主唱梁龙身穿夸张搞怪的古风服饰,在轻松欢快的喜庆摇滚曲风烘托中,用其标志性的唱腔将“绘一卷汴梁好风光”、“招贤才,门客入坊”等源自于游戏内场景、玩法的歌词倾唱而出,再辅以贯彻始末的“叫我大掌柜~”旁白歌声,可以说《叫我大掌柜》主题曲成功以一种别具一格的“国潮”风味,完美地将《叫我大掌柜》的“国风文化调性”与“汴梁市井气息”呈现了出来。
从B站用户们的弹幕互动也能看出,在这个年轻人格外青睐“新潮娱乐形式”的年代里,《叫我大掌柜》与「二手玫瑰」以音乐为媒介,围绕“文化创新”这一主题展开的跨界对话,真正戳到了年轻人的痛点,在收获他们喜爱的同时,也将《叫我大掌柜》的IP影响力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给了他们。
在联动「黄龄」、「二手玫瑰」的同时,《叫我大掌柜》游戏内也上线了【汴梁·平乐坊】联动玩法,旨在通过游戏内外的高质量内容呼应,加速产品出圈。
更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多元化联动活动的持续发酵与“破圈”,越来越多包括《厨神小当家》同人画师、「黄龄」版《琵琶行》原创编舞、《叫我大掌柜》主题曲翻唱在内的同人创作内容接踵而至,这也意味着《叫我大掌柜》吸引并带动了泛大众用户自发参与到UGC内容“二创”的过程中来,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与游戏间的情感联结。
在GameRes看来,此番面对两首曲目、两种曲风,以及两个形象与定位截然不同的合作伙伴,《叫我大掌柜》很巧妙的抓住了其中的“文化”共性,采用了一种“左手传承,右手创新”的革新思路,借「黄龄」与「二手玫瑰」之手实现了对不同属性、爱好的泛大众人群的全面覆盖,助力自身IP影响力渗透度之余,也凭借优质的联动内容,成功激发了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对于《叫我大掌柜》未来以“文创”为核心的IP建设规划尤为重要。
而就在借多项联动持续彰显文化魅力,持续释放IP影响力之余,《叫我大掌柜》同样也没有停止思考更多与自身IP价值衍生有关的新方向。
打造同名微短剧,《叫我大掌柜》持续拓展IP价值边际
就在多元化联动如火如荼展开之际,《叫我大掌柜》悄然曝光了其IP同名微短剧的消息。
从公开信息来看,《叫我大掌柜》微短剧的剧情以“甜宠”、“商战”为主基调,讲述的是一名《叫我大掌柜》的女性玩家,被同为游戏玩家的前男友劈腿并惨遭公司解雇后,穿越到游戏内,邂逅了身为游戏npc的男主。此后的日子里,两人在共同对抗前男友“商会”的过程中,产生了微妙的情愫,而后展开一系列与爱情、商战有关的精彩故事……
据悉,该剧预计不久后在腾讯视频等平台正式上线,合计12集,每集时长3分钟左右,这也是《叫我大掌柜》首款IP衍生作品。
虽然目前官方爆料出的信息并不算多,但GameRes认为,透过“剧情主线”的设计和“微短剧”这一表现形式,我们足以从中一窥《叫我大掌柜》构建其特色IP生态的大体思路。
首先,“商战”一直都是《叫我大掌柜》基于“宋朝商贸文化”打磨出的核心玩法体系,也是其IP文化价值的有力载体。
反观这部“微短剧”,其选用了“商战”作为剧情主线,十分自然地承接住游戏IP内核,不仅与游戏特色实现了高度绑定,还能在后续的传播过程中有力地将《叫我大掌柜》的文化底蕴、玩法魅力清晰地传递给普罗大众。
此外,为什么《叫我大掌柜》会选择率先尝试“微短剧”呢?
在GameRes看来,很直观的一点是,“微短剧”3分钟一集时长特性,与近年来崛起迅速的“短视频”高度契合。
今年6月,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底,“短视频”在网络视听市场中占比最高,多达34.1%。同时,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8.73亿,使用率持续走高,已接近90%。
高市占率、高活跃度、高渗透率,是当下“短视频”赛道的显著优势,而“短视频”的兴起,又恰恰是当代互联网用户视听需求的真实映照。
因此,GameRes认为,《叫我大掌柜》之所以选择率先尝试借“微短剧”进行IP衍生,正是因为这一形式与时下大众视听需求高度契合,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下有着更加强的跨圈渗透力,可以有效助推《叫我大掌柜》的优质内容与IP价值触达更多用户。
可以预见的是,待到《叫我大掌柜》IP微短剧面世后,其很可能将与8月份开启的多场联动相辅相成,助推IP在全网实现流量、声量同步迸发。
结语
如果说“文化赋能游戏”是一个时代性的伟大命题,那么37网游无疑正走在时代前沿。
因为 纵然“跨界联动”在如今的手游行业早已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但《叫我大掌柜》此番接连三场携手不同领域、落地不同场景、彰显不同特色的多元化联动,依旧令人感到无比惊艳,其中一次次以不同手法释放出的文化调性,更是让大众从不同角度领略到了“宋朝商贸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游戏玩法层面的独到魅力。
此外,IP同名微短剧的曝光,既是37网游为《叫我大掌柜》构建完善IP生态、拓展IP价值边际的一次有力探索,也折射出了37网游稳步推进《叫我大掌柜》实现“长线运营”的决心与信心。
我们有理由相信,牢抓“文创”主线,持续深耕IP价值衍生探索的《叫我大掌柜》,在未来还能走得更远。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1zGLxqPaXPQXpjL27SLs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