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少来这一套!」
育碧近期又在推特上发图暗示玩家:「我们没忘记《超越善恶2》」,但是从发的图片中丝毫看不出一点实质性的内容,比如玩家想关注的开发进度、实机画面、具体的发售时间等,因而这条推文的转发、回复还是点赞都很少,可以说没什么玩家想搭理他。
很明显,作为一款2016年就表示正在开发的游戏,直到2021年了,还在玩这种吊玩家胃口的把戏已经不能用过分来形容了,这也难怪玩家不买账。
持续宣传保持热度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过度宣传,甚至是虚假宣传的行为,除了给厂商带来热度的同时,有时候也会带来玩家的抵触。
用力宣传,用心翻车
《赛博朋克2077》
CDPR的《赛博朋克2077(以下简称《2077》)》应该是目前最新的反面教材。
你可能忘了,2020年12月发售的《2077》,在2012年就发布了第一支预告片。
8年,整整8年,一条接一条的宣传片都在给玩家们灌输:《2077》DIAO爆了!多样化的路人、丰富的帮派系统、地图的可探索程度很高,还有你们都想要的成人内容等等……
凭借这些大饼,《2077》成功吸引了玩家的注意力,这个饼大得甚至能够让玩家说服自己去接受连续4次的跳票。
后来你们也知道了,实际游戏发售后的效果是:路人对话就那么几句、长得还都差不多,只有通过任务才能接触到帮派系统和进入高层建筑探索,成人内容更是丑的让人没有世俗的欲望……更为严重的是游戏内多如牛毛的BUG。
比实际游戏质量缩水更恶劣的就是BUG了。玩家甚至不能完整的体验这款游戏,主机游戏玩家受到的影响更甚。很难想象,超长的开发周期,连续4次跳票,缩水的游戏质量,最后出来的游戏居然那么多BUG。
这也使得《2077》收获无数恶评和退款,在Playstation商店甚至是遭到下架的处理。而CDPR要面临的也不仅仅这些,除了玩家的怒火和恶评,还要面对股东的诉讼。
所幸,CDPR的态度还算端正,积极处理退款、修复BUG、更新内容等举动也赢回了一部分玩家的好感。同时也反思了在《2077》的宣传上出现的问题,向受影响的玩家真诚道歉。
而现在,经历了恶评、退款、下架等危机的《2077》在不断修补之下也开始走上正轨:玩家评价开始变好,XBOX关闭了退款渠道,PS商店也重新上架了游戏。
《幻》
不是所有游戏开发团队都像CDPR一样做错就认挨打立正的,比如国产游戏《幻》游戏制作团队,幻羽科技的CEO徐化,他的嘴就跟美国队长的盾牌一样硬。
首先说说宣传的问题,「想改变国产游戏的国产游戏」、「让老外肃然起敬」、「太阳系沙盒」等等BUFF一套上,《幻》的整个格局就起来了。
除了自吹自擂的公告,宣传片上幻羽科技在Unreal Marketplace上买了几个现成的模型就来宣传自己的游戏画面,甚至还标注上「所有画面均为实机游戏画面」的字样,当然这些也全被网友们扒了个精光。
上图出自《幻》,下图出自Unreal Marketplace
而《幻》的骚操作还不止是这些,在玩家做完大量不符合逻辑的游戏任务之后,发现《幻》的许多所谓的「BUG」、任务要求的大量素材都是为了掩盖游戏没有通关动画的事实。
过度宣传、虚假宣传、半成品都集合在一款游戏上就已经是特别魔幻的一件事了,但是在这支扬言改变国产游戏环境的游戏制作团队身上还有着更多可能性——倒打一耙。
只要游戏有问题,那肯定是玩家自己的问题。面对蜂拥而至的差评,徐化愤怒地贴出了一则小作文来控诉玩家。
《幻》的现状,或者说下场是怎么样的呢?无非就是垃圾游戏的标准结局罢了,差评如潮、无人问津,有好事者想起来会去吐口唾沫,仅此而已。
2021年3月底《幻》的评论
而官方团队也早就放弃了,Steam上《幻》的更新记录停留在了2018年2月9日。
《无人深空》
《无人深空》也很类似。
在2013年的VGX颁奖典礼上,《无人深空》的制作人、开发商Hello Games的头Sean Murray向玩家们描绘了吹嘘了一个庞大的宇宙奇观,玩家可以在1840京(1840亿亿)颗完全不一样的星球上探索,顺带还宣传了一下多人模式,多种族规模的太空战……玩家能想到的、不能想到的,全给他吹完了。
直到发售的时候,确实有很多个星球,但是星球都差不多,并没有玩家想要的不同植物、生物共存的星球,而是宛如一个光秃秃的脑壳。
当然,多人模式、多种族的太空战也没有,这些理由就足够玩家送出差评和中指了。
但与幻羽科技不同的是,Hello Games显然没有美国队长盾牌那般坚硬的心和嘴,在面对差评、退款和嘲讽,他们选择的是全然接受。有网友前往Hello Games的办公地点发现人去楼空时,都以为这家公司跑路了。
现实总是这么魔幻,Hello Games其实只是躲起来继续更新游戏罢了。你骂你的,我更我的。
就这样,原先吹下的牛逼在一次次更新之后好像又圆回来了,游戏评价也开始变好,近期Steam的评价中,好评率达到了90%。
而在后来面对采访的时候,制作人Sean Murray也为之前大肆讨论那些还在开发甚至还没做出来的东西而承认错误。而从这件事也给了他们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再也不会这么浮夸了。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可以说是一款相当神奇的游戏了。
《大圣归来》是一款中日合作开发的游戏,其开发公司HexaDrive曾经协助开发过《最终幻想15》、《生化危机7》等知名游戏。在当时《大圣归来》发售前的宣传广告上在这一方面大肆宣传,其售价也是对标3A游戏。
此外,大规模的宣传广告全方位覆盖,从游戏媒体、社交平台乃至于知名UP主,都在为这款游戏站台。铺天盖地的宣传再加上IP本身的知名度,一大批玩家慕名而至,然后就暴雷了。
在游戏上,粗糙的画面质量、PPT式的过场动画、漫长的加载黑屏时间、拉跨的动作设计、低能的AI都在向玩家传达着同一个讯息:你被骗了。
很难想象,一款价格对标知名3A游戏的产品能够做到如此地步,可以说整个游戏从宣发到质量上都是一场骗局,上了大当的玩家也只能通过差评和退款来反馈了。在Steam上,《大圣归来》的评价为「褒贬不一」,剩下的44%好评中,也多是玩家的辱骂或自嘲。
《最终生还者2》
《最终生还者2》在宣传方面上犯的错,并非游戏质量本身的原因,而是剧情方面。
尽管《最终生还者2》在2020年各种游戏大奖拿到手软,但在玩家群体中仍然是骂声一片。单论游戏素质而言,次世代的画面细节、成熟的玩法都对得起它所得到的奖项。
但问题就出在剧情上。在游戏发售之前,顽皮狗为了防止剧透,在宣传片上给玩家看的是一段假剧情,实际上在游戏中的剧情发展则是完全相反的。
玩家被一段假剧情欺骗了数年的同时,还要面对实机中难以接受的剧情,这也是造成了《最终生还者2》在媒体和玩家之间评分两级分化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主机玩家的反应那么剧烈?
过度宣传、虚假宣传这种问题在手游市场已经见怪不怪了,甚至这种行为都美化成为「买量推广」这个中性词了,手游玩家也都普遍能够接受,几乎不会去纠结这个游戏的红包为什么没到账,那个游戏的麻痹戒指为什么不能换钱了。
为什么就主机游戏玩家对于过度宣传、虚假宣传这种行为那么敏感?
游戏新知认为,这大概是因为付费模式的不同导致的。
手机游戏绝大部分都是本体免费道具收费的付费模式,而主机游戏几乎都是买断制游戏,且游玩成本不低,一个3A游戏的定价普遍是人民币200-300左右。而主机游戏大多都需要数个小时后才能完整体验到整个游戏的内容,在一般情况下,当玩家体验到游戏大体内容之后,所花费的时间已经超过平台规定的退款时间了。
结语
当然,在主机游戏上,过度宣传、虚假宣传的行为还是少数,至于像《幻》这样的就更少了。像CDPR、Hello Games这种知错能改的厂商,说实话也并不提倡。玩家作为消费者,第一时间拿到的不应该是半成品,通过后续更新来修修补补,顶多算是认错态度端正罢了。
过度宣传、虚假宣传在主机游戏上注定是会被玩家所抵制的。想要取得好销量,赢下好口碑,还是脚踏实地做好游戏,少玩点把戏。
来源:游戏新知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pRBC9WY0GP2RNcHwLepA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