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追求自由创新的育碧,为什么会丢掉欧洲游戏公司第一的位置?

作者:少年游鱼 2020-05-28
前段时间,《巫师3》开发商CDPR母公司CD Projekt 的市值达到了 81.3 亿美元,而同为欧洲游戏大厂的育碧市值则为 81.2 亿美元。这也就表示,目前CD Projekt 的市值已经超过了育碧,正式成为欧洲市值最高的游戏公司。

拥有将近一万七千多名员工、多个全球工作室、旗下游戏阵容豪华的育碧,却输给了只有1000多名员工、旗下工作室游戏阵容稀薄的CD Projekt,其中自然有CDP旗下《巫师3》长卖以及GOG平台的原因,但除此之外,育碧自身发展所带来问题似乎才是关键所在。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育碧是如何丢掉欧洲游戏公司第一的位置的!


成功后的一盆冷水,育碧离被收购只差一线

如今欧美游戏公司的代表,可以说就是育碧和EA两家游戏公司了,这两家公司也为争夺全球游戏市场份额用尽了手段。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在本世纪初,原本就财大气粗的EA差一点就收购了育碧,将其纳为自己旗下的一家游戏工作室。而熟悉EA的玩家一定知道,被EA收购之后的工作室都会有什么后果。


而在2004年左右,EA就发起了对育碧的攻击。当时,EA悄无声息的动用了大约1亿美元现金在市场上收购了育碧约19.9%的股份。按照法国的法律,一旦EA持股超过30%,那么EA就可以正式发起对育碧的收购申请。而在EA公布启动收购育碧计划之前,拥有22.8%公司投票权的育碧创始人吉勒莫特家族对此却毫无所知!

《波斯王子》的成功让育碧蒙特利尔工作室成功跻身3A工作室行列

当时的育碧还沉浸在《波斯王子:时之沙》大获成功的喜悦之中,EA这一则并购消息像一盆冷水一样将育碧从上到下浇了个透心凉。不过在短暂的“懵逼”之后,育碧的实际掌权方吉勒莫特家族还是很快做出了相应的对策:首先是在舆论上抢占优势,不仅在一些论坛上煽动用户抨击EA,另外还向法国政府提出诉求要求政府出面阻止这样的恶意收购——表示“EA为了熄灭法国游戏制作者的热情,为了抢占市场,恶意地并购育碧……

另一方面,育碧加紧游戏新作以及新IP的开发以保持自己在业内的曝光度和影响力——努力让自己成为EA一口吃不下胖子。而就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育碧推出了后世玩家熟悉的《孤岛惊魂》以及《刺客信条》系列。而也正是因为育碧这一系列的举动,成功拖住了EA并购股份的步伐,直到2010年,EA宣布抛售手中所有育碧的股份,育碧在这场为了“自由”的战争中获胜的同时,也一举成为了世界第四大游戏公司,其雇佣的游戏开发人员数量更是居世界第二!不过育碧在这段时间里产出了经典大作,但还是出于对商业发展的考虑弄死了几个经典系列,像之前提到的《波斯王子》系列就在其中。

另外在对抗EA收购的过程中,育碧的主力自研引擎Anvil也走上了正轨,从此走上了被玩家一直诟病的公式化开放世界的道路—毕竟这样又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产品的制作速度。然而也正是这个选择,为育碧未来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利用Anvil引擎上制作的《刺客信条:兄弟会》

短暂平静之后,育碧迎来更大的危机

然而自由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2012年育碧再一次面临被收购的危险,这一次的对手,则是育碧的法国“同乡”、资本巨鳄、卖水起家的巨型媒体跨国集团、一个没有感情的收购机器、专业背刺小能手、全球各大游戏公司绕不开的噩梦——维旺迪!


北方暴雪和雪乐山的前车之鉴,让育碧意识到被维旺迪收购的下场绝对不会比解散好多少,所以面对来势汹汹的维旺迪,育碧可以说是拿出了全力来抵抗资本大佬的并购。

育碧一边继续利用舆论打感情牌,以“为了自由”将媒体和玩家拉到自己这一边;另一边育碧献祭出去了旗下的手游大厂Gameloft,加大对3A游戏开发投入的同时,每年还给玩家画了各种各样的饼,像2012年的看门狗,13年的全境封锁、彩虹六号:围攻、飙酷车神,14年的极限巅峰和荣耀战魂……而这些饼也在一到两年之后被育碧做好端到了玩家面前。可以说在面临被收购的这几年时间,育碧每年都能发布至少3款3A级游戏,再搭配以量足力大时间长的打骨折活动,育碧在世界范围内积攒了很高的影响力以及大量的粉丝,即使在国内论坛中也有不少喊着“我与育碧共存亡”口号的育碧粉丝,而由此带来的高营收也让育碧有了更多的与维旺迪硬刚的底气。

2017年发售的《荣耀战魂》在对战类游戏中的表现简直惊艳

最终维旺迪对育碧的收购计划很快就搁浅在了“人民”的海洋之中,2016年9月育碧股东大会后育碧总算稳住了局势,到2019年初维旺迪宣布抛售手中最后一点育碧的股票,育碧终于在时隔多年之后又呼吸到了香甜的空气。


在自由的香气里惰怠,屠龙者终成恶龙?

虽然说前后两次收购让育碧长期处于危险边缘,但每次收购都会让育碧的市值大涨。而在解决了维旺迪的问题之后,育碧既享受到了被资本大佬收购带来的红利,也保住了自己的创造独立。不过没有了生存压力,育碧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工作室们似乎也变“懒”了。但不管是维持住当前的公司体量还是保持稳定的营收依旧是摆在育碧面前的难题,那么如何才能躺着还把钱给挣了?所以在尝过了流水线制作开放式游戏的甜头之后,育碧似乎还想继续照着原来的路子走下去。所谓的新游戏,就是拿前作的底子、素材,重新套了一个RPG的壳!于是就有了我们这几年看到的所谓年货游戏——《刺客信条:起源》、《刺客信条:奥德赛》、《孤岛惊魂5》……无一不是育碧模板化开发制作出的产物。


初期玩家或许会因为游戏的题材购买游戏,但随着游玩时间的增长,玩家就会发现除了游戏剧情以外的其他内容和前作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到了后期玩家还是陷入不停“清问号”、“刷材料”的恶性循环中,而高度重复的支线任务又让游戏的游戏性和故事性变得越来越差,以至于现在玩家们对于育碧游戏普遍的印象就是“刚上手卧槽真好玩,玩了十几个小时之后卧槽什么垃圾就知道刷……曾经宣称“真正的创新来源于自由的员工”,以追求自由与创新对抗资本收购的育碧,如今做出的游戏却总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实在有点讽刺。

而除了游戏创新上的划水,这几年育碧对于新作的开发进度也放缓了不少,被玩家称作年货的刺客信条系列缺席去年的发售,《看门狗:军团》又屡次跳票,2019年下半年发售的《幽灵行动:断点》则是遭遇了口碑和销量的双重滑铁卢,M站开局媒体评分57分的评分让人很难相信这是育碧出品的一款“3A”游戏。即使是发售前备受期待的《全境封锁2》也因服务器不稳定以及育碧传统艺能BUG多饱受玩家诟病,随后发布的DLC《纽约军阀》更是刷新了M站历史最低评分的记录……

《幽灵行动:断点》媒体评分57分,大众评分2.2分

回顾整个2019年,公式化、跳票、服务器崩溃、游戏恶性BUG几乎成为了育碧的关键词,原本以高产高质获得大量玩家喜爱的育碧却在获得自由之后在游戏质量和数量上都出现较大的下滑,育碧的口碑也每况愈下,玩家之间甚至开始流传这样一句话——EA之所以是北美最差的游戏公司,是因为育碧在法国。

结语

育碧在对抗两次收购的过程中似乎找到了一组万能公式,于是他们利用这个万能公式制作一个又一个外表精美,内里却毫无新意的沙盒游戏。或许这样的游戏依旧有着不错的销量,但背后透支的却是玩家对育碧的情怀与信任。而当玩家的感情也被消磨殆尽之后,育碧或许将面临被EA、维旺迪收购更加危险的境地。

两家公司近几个月来股价变化

虽然市值并不完全等同于实力,只是市场对于两家公司未来发展态势的预期,很明显相比整个2019年惨淡收场的育碧,市场更看好即将发售《赛博朋克2077》的CD Project。这次跌下市值第一的位置,也是市场对于育碧的警示。希望经历了这些之后的育碧能够吸取教训,为玩家呈上全新的也更有趣的育碧游戏!

作者:少年游鱼
原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831470717742088708/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参与评论

商务合作 查看更多

编辑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