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米特,在slg品类摸爬滚打多年,公众号硬派策划,联系方式微信号mitter_meyer
是对儿时记忆的重制诚意之作,还是又一次披着情怀的换皮氪金游戏?
-题记
BAT中腾讯和百度早早进入了游戏领域,阿里对游戏的态度却一直反反复复,阿里互娱直到17年才开始进入发行领域,并且除了发行了大火的《旅行青蛙》外没有特别热门的产品,后来在收购了广州简悦的基础上成立了子品牌灵犀互娱,在19年9月20号上线的《三国志战略版》就是由阿里游戏自研自发的作品,一上线就持续占领畅销榜前五的位置,那么本作究竟是产品做得好,还是得益于阿里强大的发行买量能力?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这款游戏。
上线后持续霸占畅销榜前列,周收入1000万美元以上
一、代入感
一般手机游戏代入感我并不会单拿出来讨论,但本作代入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尤其体现在以下几点:
- 光荣的三国志在国内的slg玩家中知名度非常高,采用正版的三国志ip授权对于买量有非常正面的影响
- 本作直接采用光荣的原画,不光品质高,也节约了大量制作时间和成本
就问香不香吧
- 采用三国志原版音乐,代入感强,光听音乐就能听5分钟
- 在国内聘请高晓松做代言人,知名度和产品契合度兼备,对于买量有帮助
二、玩法
本作以率土为蓝本,核心玩法和率土较像,都是占领地块,但是对于玩法内的规则调整较多,且普遍效果较好:
占领地块相关
取消了出征距离增加守军的规则,而是增加了士气规则来控制连续出征次数,提升了策略,增加了以逸待劳一方的优势。
士气同时大幅增加了山谷码头等地的重要性,做出了地形策略。
出征部队可以停留在地块上,增加了战斗的策略选择,大幅减少了连续攻击相邻地块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操作频率,在强化玩家登陆频率(欲罢不能)的同时也让部分玩家有反感
一边吐槽机械一边平均每天玩8小时的玩家
战斗后增加了地块
占领时间,增加了玩家之间互动的可能性和策略乐趣。
行军规则由点到点的行军改为按格子行军,增加了碰撞规则,由此衍生出截击的玩法,增加了玩家之间互动的可能性和策略乐趣。
战斗准备/补充相关
增加了
侦查规则,可由侦察兵进行,大幅降低了侦查玩法的学习门槛。
补兵规则优化,由预备兵自动回复,用完预备兵后每次战斗完都要补一段时间的兵,改变为预备兵在初期即可征募,使前期体验变得连续了。
侦查再也不用斯巴达,也避免给对方通风报信了
屯田规则优化,取消了周围地块也算到屯田产量中的设定,同时降低了屯田对兵力的要求,降低了新玩家的学习门槛。
有点好奇这一个武将一名士兵怎么运回来24000粮草……
其他系统
试炼增加了奖励的颗粒度,鼓励玩家多思考快速通关,而不是拼暴击概率;
大幅降低了放弃地块所需要的时间,降低了地块数量卡住玩家的可能性;
把原来固定的奖励资源npc改为了转圈移动的木牛流马npc,进一步增加玩家对于
碰撞规则的了解。
三、目标感
slg产品的目标感大体分为前期目标(让玩家前5分钟不要流失),目标拆分(让玩家能从5分钟一直玩下去),赛季节奏(让玩家最终玩完整个赛季3个月)
3.1. 前期目标
本作前期
节奏感很好,通过满足感和代入感循环代入,同时本作核心玩法和率土的操作区别不大,降低了率土玩家入手的门槛。
前期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3.2. 目标拆分
本作目标拆分做的很好,一是在玩家信息页面显示了
赛季奖励,设定了长期的目标感。
二是把赛季奖励和赛季成就挂钩,进而拆成49个小目标,让玩家更容易达到其中某一个目标,循序渐进。
三是赛季成就分为征战,内政,发展,攻城4种,兼顾
不同类型玩家的需求。
种田也能种出成就感
3.3. 赛季节奏
本作在赛季节奏方面是有欠缺的。
虽然在赛季目标上本作和率土是类似的:通过地块逐步提高等级设定实力验证的目标,通过打城逐步把pve和pvp的目标转化为gvg,然后通过城市逐步提高玩家间对抗的强度和聚拢玩家,但有一点和率土不同,就是单赛季的
战斗部分结束太快,这个结果其实是玩法调整造成的双刃剑,更强更及时的战斗反馈带来玩家更高强度的游戏行为以及更多的游戏内容消耗,加上行军远快于率土,结果原本在率土里要打三个月的赛季,在本作里大多打一个月左右就结束了,长期来看会造成玩家一定的空窗期。
四、地图/美术/UE设定
4.1. 地图设定
增加了大量
地图设施,提供了更多样的中后期玩法,增加了地图策略性
功能繁多的个人和同盟建筑,意味着策略性和逐步提升的游戏技巧
在地图上增加了
战役说明,方便玩家聚焦GVG,提升热度,提升活跃玩家及同盟展示机会
战役还有时间线,整理一下就是赛季简史
地图划分从率土的13州变为了9州,由率土的9合3合1的三分天下改为了6合2合1的龙虎斗,主要是避免三方混战时间过长,更明确对战目标,不过也带来了缩短赛季时间的副作用。
4.2. UE设定
武将加点增加了
全服加点总览,降低了新玩家的学习门槛。
拆解战法时选择可以获得战法,非常简单。
所见即所得
横版主城比率土的列表式主城好看不少
能把UI去掉肯定更美
4.3. 美术设定
屯田等大地图的动画生动,提升了地图整体的表现力。
做白云特效的很多,能做小兵转头特效的不多
在取消了率土的扩建主城的玩法后,扩建带来的
成长感也一起消失了。
建筑带来的成长反馈有,但是很少,颗粒度也不足
五、成长&数值
增加了装备系统,提升了中后期玩法养成深度。
增加了内政将领和简单的内政成长玩法,增加了数值深度,游戏内容和付费深度(主要来源于武将)
武将可以任意选择兵种,但增加了
兵种适性,对武将属性加减成,一是增加了兵种克制变化的策略性,二是增加了武将品质的颗粒度,提升了数值投放的空间。
同样都是骑兵,但关平骑的就是比张梁强
去除了攻击距离的设定,略微影响武将强度,不过大幅降低了新玩家的理解门槛。
数值这边主要的缺点铜币产量投放过多,在率土中铜币主要由每天征收赋税产生,数量较少。而本作为了增加中后期的玩法消耗,也野外也可以大量通过铜币矿产出铜币了,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原来旧有的铜币消耗线(铜币兑换战法)被快速填满,从而使得战法线也在中后期被快速填满,同时进一步减少了玩家对于4星武将的追求,降低了武将价值。
简单可行的改进方法一是开放后续高级装备对于铜币的消耗,提升铜币兑换装备的数值投放比,引导玩家把铜币消耗在装备上;二是降低铜币矿的产量,避免消耗线过快填满。
在资源州能造铜币矿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六、细节
大幅简化了
技能描述,降低了玩家理解门槛。
就抬棺决战这个技能,在率土之滨里30字打底,再加点特殊效果就50字了
程序效率高,资源加载速度非常快。
loading加载比子龙的枪还快
拆解已进阶过的武将会返回原对应的武将,这点对游戏系统影响不大,玩家体验却变好了。
大幅增加了攻占新手玩家领地所需要的体力消耗,
保护了新手玩家。
增加了同盟科技,一是提供更大的奖励来提升同盟的凝聚力,二是增加了同盟建筑,强化了中后期GVG玩法。
最终还是要打这里
总体来说,从文明觉醒和三国志战略版来看,SLG品类在大地图上可以自由行军是大势所趋,从这点上来看,三国志战略版虽然是以率土之滨为蓝本,但是站在了比率土更高的位置。
本作对除核心规则以外的大量规则的改动绝大多数都是有效,对于泛用户的接受度也比率土高,可以预期在不短的时间内都能持续获得较好成绩。
本作的主要挑战是数值和赛季制上的,这些虽然是问题但并不会很快爆发,相信研发团队有能力走的更远。
专栏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91131622